当前位置:HOME > 教学教研 > 教研教改
《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语言特点

发布时间 2014-12-30

《曹刿论战》是一篇著名的记史作品,极其精练,全文只用222个字,就写出了一个有名的战例的全过程,刻画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论述了一个高明的战略战术思想。
接下来,我们就从语言方面谈谈其艺术特色。
1、立场鲜明,洗练精致。如“十年春,齐师伐我”,七个字就交代了战争的时间、事由。“齐师伐我”,表明这是齐国攻打鲁国,立场明确,褒贬分明。曹刿见鲁庄公,一开头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话“何以战?”直入正题,免去了君臣相见的繁文缛节的叙述。
2、言简意丰,惜墨如金。如“齐人三鼓”一句,就包括了齐军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击鼓进攻鲁军而鲁军未出击,也写出了齐军依仗数量上的优势企图取胜的急切心理。两个“可矣”就包括了鲁军进军的情况。“齐师败绩”四个字就概括了齐军溃败的具体情况。文章言简意丰,辞约意明,做到了惜墨如金。
 3、巧用对话,刻画人物。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显著特点。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说明了曹刿是一个关心国事而有远谋的人物。在交代战前准备时,详细地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通过对话揭示出鲁庄公昏庸无知,曹刿深谋远虑。写战役经过,作者虽只写了曹刿两次说的“未可”、“可矣”的简单话语,但却形象地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待机而动的思想性格。最后由“公问其故”又引出曹刿对战争的一大段议论,表现出曹刿的高明的军事见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同样语言极其精练,只有343个字,很有特色。
1、 语言朴实。这篇文章记叙了邹忌以己设喻,劝告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语言十分朴实。“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作者用十个字把邹忌的形貌作了一个简括的介绍。作者写齐威王接受意见,仅用一个字:“善”。写威王采取的行动及其效果,都很朴实,毫不哗众取宠,却发人深省。
这种朴实的文风,在我们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语言形象。三问三答,身份不同,口吻不同,用语不多,但却反映了人物间的亲疏远近。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现了偏爱之情;妾采用的也是反问语气,表现了地位低微的畏怯心理;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一改妻、妾那种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正面肯定邹忌美于徐公,表现了一种逢迎的态度。以上三问三答,语意相同,但句式、语气不同,形象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地址:山东蒙阴县常路镇财源路33号  邮编: 276221  电话:0539-4538164 传真:0539-4538164  E-Mail:lymyzxq@163.com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