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HOME > 教学教研 > 学科辅导
  关于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几点特性  
发布时间 2016-11-14

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向来都是学校行政领导和美术教师关注的伺题。因为它具有关系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究竟什么是评价?评价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以及正在从事的工作(或学习)进行检测,找出反映工作质量或成果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工作的质量或成果水平作出合理的判断”。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集中在“发展”二字上──即发展性评价。其内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逐步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育人”“促进人”,而不是“管人”、“选拔人”。其“价值向度”可表述为:提升人的地位,发展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展现人的风采、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但就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关注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七个特性。   

 

一、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必要性 

 

1.有利于巩固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潜能 

 

我们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时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明确评价是美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它不是美术课程的外加装饰,而是美术学习持续的过程。贯穿在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环节评价因目标而生,美术中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为了检验美术新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或学习目标相对于学生的适应性。以发展性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是以教学内容、目标和作业要求为基础为依据进行的。评价过程必定涉及所学甚至概述所学,可起到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是显然的。     

 

另外,通过积极评价,会让每个学生深信不疑:自己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优秀的潜能:只要积极努力就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     

 

2.有利于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获得成功感和了解自己尚需改进之处,促进学习兴趣     

 

发展性教学评价提供和反馈给学生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另外,发展性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中特别关注对于弱势群体的教学评价。所谓弱势群体,包括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上的困难者,一般表现为自信心较弱甚至缺乏自信心。教师采用发展性教学评价,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认识和理解形式风格的多样性   

 

利用发展性评价评价学生作业时,学生面对黑板(或展板)上琳琅满目的不同面貌的作业,经过师生对其正确的甄别与评价,可以加深对作品形式风格多样性和美的多样性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对美术表现性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     

 

4.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品格的形式   

 

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和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如果能结合学生动态学习过程的表现,如认真的态度,克服困难的情况,合作的精神予以肯定和表扬,都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同样在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中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也可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品格。   

 

二、美术学科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与许多学科不同的是大量采用质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而且评价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它不应局限于某一“层面’’或某一“向度”。有些人认为,美术教学评价随意性很大,不具有科学性和可信度,这是对评价的一种偏见。美术教学本来是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活动,采用数理方式的量化评价难以实现,而已描述为主的质性评价是基本的方法。美术教学针对不同基础和不同个性的学生确定评价的“层次”和“向度”,以发展性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体现面向每位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些美术教学评价的因素使这项工作看上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美术教学评价“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终结性评价关注的是结果,是面向“未来”、注重发展的评价。所以,发展性教学评价时也应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应只是局限在美术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上。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譬如,对学习习惯的评价,审美情趣的评价,兴趣爱好的评价,参与意识、合作精神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评价,创新意识的评价等等。使评价的范围更广一些)在实际教学中,有的美术教师将其结合得非常好,一次评价的结果也许就是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地址:山东蒙阴县常路镇财源路33号  邮编: 276221  电话:0539-4538164 传真:0539-4538164  E-Mail:lymyzxq@163.com  网站管理